最近,关于成都事业单位可能在四川事业单位联考之前单独招录的传言引发了不少考生的关注。如果这一传言属实,那各位有意报考成都事业单位的同学可得抓紧时间配资正规配资门户,提前进入备考状态了!
说到备考,复习方向其实可以参考今年上半年成都事业单位单独招录的笔试考情。今年 5 月 24 日,成都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单独招录,从这次的考试情况来看,有不少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成都事业单位单独招考和省属联考在考试科目上有什么不同呢?其实,两者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都是《公共基础知识》(简称《公基》)和《综合应用能力》(简称《综测》)两科。但需要注意的是,两科中各个知识点的占比却不太一样。
而这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职测在考试中的占比很高。就拿 5 月 24 日的这次考试来说,职测部分考到了 38 道题!要知道,在 4 月 20 日的省属联考中,职测只考了 14 道题,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所以,对于打算报考成都事业单位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把职测板块的学习重视起来,不能再按照省属联考中职测的占比来分配复习时间和精力了。提前针对职测进行系统、深入的复习,才能在可能到来的成都事业单位单独招录考试中更有把握。
展开剩余83%总之,无论传言是否最终成真,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总是没错的。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复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事业单位考试中脱颖而出。
成都非常重视职测,总共考到了38道题(20道判推、5道数量、两个资料分析大题)。部分题目计算量较大,90分钟认真做完这套公基试卷还是比较困难!
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2道、语句填充题1道,难度适中,比较常规。但需要对文章主旨有深入理解,不可大而化之。
判断推理:其中5个图形推理,13个逻辑判断,2个定义判断,并未考察类比推理题目。
图形推理题并未出现立体拼合或过于复杂的复合型规律等难度较高的题目;
逻辑判断题依旧和以往成都单独考察职测时一样,主要考察翻译推理、智力推理等必然性推理的部分,
整体难度中等,但对于没有基础或没系统学习过的同学来说就比较痛苦。在做这一板块时,需保持头脑清晰,巧用技巧去做题,以免被绕进去!
数量关系:考点涉及和差倍比、几何问题、概率问题、行程问题、溶液问题,难度较为简单,可做性高。
资料分析:材料类型是文字和图表,考点分布较广,整体难度中等,少数题目计算难度偏高,特别是第二篇资料分析设计得非常有水平,需要考生结合表格中的年限和柱状图中的数据,才能求解出总数。
非法部分难度偏高,确有参照省属大纲迹象,但是出题难度以及对学生学习程度的把握和区分较省属考试来说差距较大。
考试板块基本符合大纲要求,重要板块的区分与省属相似,为将来同学的学习指明方向。
未出现占比极度一骑绝尘的板块,整体较为平均,占比相对较高的主要是new思、时政、马哲、经济常识以及公文,与420省属联考命题重点板块基本一致。但较之前成都单独命题相比有所小变化,此前为公文、马哲板块占比极高。
非法比重依旧高,出题思路变幻莫测,难以捉摸,题目难度两极分化。
在这套试卷当中,中等难度题目数量较少,一部分是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即可做对或者可以通过阅读题干做对的简单题,另一部分则是不常见且考察深刻的难题存在如时政出题点不够明确,经济考点偏冷门,new思对小章节考查较多等情
况。
对同学综合能力要求更高,考查方向趋向于分析能力{>}基础知识,考场应变{>}平时积累,细节记忆{>}感性认识。但也并不是说未来学习要放弃基础部分,因为只有对基础部分融会贯通,才能对综合考查做到临危不惧,思路清晰。
以判断题考查为主,相较于过往考试,其题量大幅下降;依旧以民、刑E为重点考察较为基础,难度数量少。
民F:考查难度中等偏上。判断题以基础考查为主,比如人格权、用益物权,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等题目可以做到“秒答”,单选和多选都考查的是合同编的内容,难题也正集中在此,对综合理解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刑F:考察较为基础。总则部分正当防卫依然是考查的重中之重,分则仍有个别非常见罪名,如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行政F:考察偏基础。只考查了常规的行政处罚的实施和行政救济。
宪F:考查非常基础。仅涉及到一个判断题,公民的物质帮助权。
此次法律总体占比下降,难度为中等偏下难题有2道集中在民F板块。平时理论学扎实了,可以保证判断题部分完全不失分。而单选和多选整体难度不大。
内容上来看,成都市属仍旧保留以往的特点,刑F倾向于考查具体罪名,民F倾向于考查司法解释,且都保留以往的“新闻原型考查”“案例原型考查”等综合性考查的特点,对考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四、《综测》
与省属联考相比,整体难度还是要高一点。主要体现在考试形式、命题特点两个方面。
题量题型:3道题,1道概括题、1道应用文、1道议论文写作
话题:书香社会、勤俭节约、企业发展
材料字数:4000-5000字
作答字数:1500-1800字
第一题:题干要求“概括主要经验”,属于概括归纳题,判断标志就是动词(概括)+要素词(经验)。而难点在于部分考生在日常学习中较少涉及到“经验”题目,可能会对思考造成困难,不过其整体思路与“概括对策做法”相似,难度不大,着重考察大家对要点寻找与分析概括的能力。
第二题:题干要求较为细致。文种为“倡议书”。题干中既给了考生一个鲜明的身份“Y市某社区工作人员”,同时,又给出了发文对象“社区青少年人群”,以及文章的话题“青春守护中国粮,引领节俭'新食尚””,要求清晰明确。一方面方便了考生的理解,更容易探寻此文的核心,但同时,这也是给予考生的一个限制,如果在文章中出现不符合“身份”“对象”“话题”的表述,极易造成失分
第三题:题干中明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与2024省属联考最后一道题要求不同的是明确规定了文种,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大家减轻了难度。但此次属于关系类作文,应围绕着“名与实”话题展开论述,但与省属联考相比,话题更为灵活更加的“务虚”。对大家的分析和表达能力要求更高。
发布于:四川省伯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